花蓮市

(內容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,整理:外語導遊 王屏非)

位於臺灣花蓮縣境內東部靠北位置
日據時代末期1940年設為市級
是花蓮縣縣府位置,也是縣內唯一的縣轄市。
全市下轄44個里,共分為6個聯合里,面積約有29.4095平方公里
市內人口約10萬人左右,每平方公里約有近3400人,是花東地區的人口第二多(僅次於臺東市)
但,人口密度是最高。

花蓮市有兩條小溪
1.吉安溪:又稱七腳川溪,長約11公里。發源於秀林鄉的吉安山.東側,向東南東流經慶豐、勝安、宜昌等村後,成為分隔吉安鄉與花蓮市的界溪,普照橋為最靠近出海口的橋梁,於南濱公園附近匯入太平洋。
2.美崙溪:舊稱米崙溪,長約20公里,貫穿花蓮市,源自秀林鄉水源村的砂婆礑山,沖積扇平原形成花蓮市地理位置,美崙溪最後於花蓮港南邊匯入太平洋。美崙溪有大量的礫岩,沖刷後形成細小的砂質,跟著風向及洋流(黑潮),流到現在的北濱公園一帶形成砂灘,是旅客及居民的遊憩區。

1951年花蓮發生大地震,地方政府核准花蓮縣商會在自由、明義街間溝仔尾的水溝上(原為紅毛溪)建設屋舍安置災民,因此形成商圈。
2005年花蓮市公所前往仿效韓國首爾清溪川後,在花蓮市區裡打造水岸空間,決議興建「日出香榭大道」。

依中央氣象局自民國80年至109年間之資料統計分析結果,花蓮市全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7.1℃,平均最低氣溫為21.0℃,屬熱帶季風氣候。
平均年降水量達2,034公厘,平均降雨日數為151天,主要降雨月份為7月至10月間。

花蓮市的族群組成有漢族、平埔原住民族、阿美族、太魯閣族、賽德克族、撒奇萊雅族及少數外籍人士等。根據花蓮市戶政事務所統計,就2018年全年原住民總人口數而言,設籍於花蓮市的原住民總人數為12,539人,約佔全市的一成之多

花蓮市區的美食包含:

麻糬
花蓮薯
紫心薯
炸蛋蔥油餅
排骨麵
包子
剝皮辣椒
肉圓
滷肉飯
餛飩(扁食)
官財板
便當
包心粉圓
紅茶冰
香腸